首页 > 庶子夺唐 > 第二十三章 豪赌

我的书架

岑文本对李恪道:“殿下此去突厥,如果办事恰当,性命该当无虞,但若要做到万无一失,殿下千万服膺细心一小我。”

杨妃乃前朝隋炀帝之女,她晓得皇室的忌讳,晓得哪些话说得,哪些话说不得,也晓得哪些话说了有效,哪些话说了只会适得其反。

岑文本欣喜道:“这个殿下倒可宽解,现在的大唐不比隋末,而突厥看似强大,实则海内各部不一,突厥对大唐亦有顾忌,殿下在突厥的安危该当无虞。何况现在天下已定,粮草充禀,兵家足备,陛下又有北伐之意,想必十年内必有行动,到时便是殿下返国之机。”

岑文本闻言,回道:“殿下非是贤人,又岂能过分苛求。殿下之行有护国之利,爱民之实,便以足矣。”

岑文本看了李恪的神采,只当李恪对他的话不解,因而接着解释道:“眼下的突厥看似拥兵四十万,纵横数千里,实则已是内患隐现,外强中干。自武德二年,突厥始毕可汗亡后,突厥汗位便是兄终弟及。始毕可汗之子突利,处罗可汗之子奥射设对其叔父颉利均为不满。再加上近年颉利穷兵黩武、比年交战,本来凭借其下的契丹、吐谷浑、霫等族渐已离心,突厥早已不复往昔之势,大唐大败突厥,接回殿下不过迟早的事。”

李恪叹道:“质子之途,前路难卜,门生本日之举,无异于一场豪赌,若胜了,天然万幸,如果败了,恐怕便该埋骨漠北了。”

岑文本之言,不过就是担忧李恪少年意气,行事朴直,轻易自伤,李恪天然也晓得岑文本的企图。

李恪自请为质,当然有为百姓免灾的意义,但还是异化了很多私利,李恪连他本身都不晓得,本身到底有几分是为了百姓,又有几分是为了本身的野心。

李恪北上期近,此时如此拜托于他,划一是将本身的身家性命交在了他的手中。李恪所为何止是待岑文本以国士,这清楚是视作嫡亲长辈了。

合盟之期就在明日,合盟以后颉方便将北归,而李恪也将在阿谁时候随颉利一同北上,以是李恪出关的日子应当也就在明日。

李恪听着岑文本的解释,附和地点了点头。

现在大唐立国未久,还未完整缓过劲了,而此时的突厥仍旧是那匹横亘在北方,气力薄弱的野狼,在此时能直言大唐将来必败突厥的人倒是未几,更何况岑文本还是文臣。

杨妃与李恪叮嘱了几句,便进了阁房,亲身为李恪办理行装。

岑文本有宰辅之才,能的岑文本如此推许的天然也不会差,李恪拱手谢道:“岑师拳拳珍惜之心,门生铭记于心。门生走后,长安之事弟子鞭长莫及,凡事便有劳岑师关照了。弟子此前已与母妃交代细心,待愔弟长大些便要他随岑师以后学文,到时还望岑师莫辞辛苦。”

李恪很清楚突厥眼下的处境,并且李恪晓得,突厥的式微绝对会比岑文本所预感的要快的多。

李恪对岑文本问道:“若无不测,弟子明日便在虽颉利一同北上为质,弟子该如何自处,还望岑师见教。”

李恪将为质北上,杨妃心中纵再不舍,也毫不会再设法禁止,更不会跟李世民多提半个字。

正如李恪早前所言,李恪乃三子,与太子同年,他天然就会被卷入储位之争中,不管他愿与不肯都是一样。

杨妃清楚李恪的志向,她也晓得李恪自请为质的启事,除了为大唐免受战祸外,天然也另有其他的考虑,李恪要借此积累名誉,借此博得李世民和百官的好感。

就在李恪走后不久,便有殿外保卫的士卒传令,蜀王府长史岑文本于内坊求见。

推荐阅读: 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     本剑仙绝不吃软饭     长生女仙医     让你代课,你教学生手搓核聚变?     狼王的娇宠     年年安康     带着百万阴兵闯都市     古武仙医:从暴打狗男女开始     谁拿错爱共此生     三国:签到就送极品大礼包     画鲤     直播之食物链顶端    
sitemap